望秦川歌

长安回首战尘中,马背行吹一笛风。
寄恨翻成谪仙怨,始知深负曲江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中,诗人回望长安时的复杂心情。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画面场景 前两句像电影镜头:诗人骑马离开战火纷飞的长安城,在马背上吹着笛子迎风前行。这个画面既有动荡感(战尘),又带着几分孤傲(迎风吹笛),形成强烈反差。

2. 情感转折 后两句揭示内心变化:原本想用笛声排遣愁绪,结果笛声反而勾起了更多遗憾。这里用"翻成"(变成)二字,生动展现了情绪的反转,就像现代人本想听歌解闷,结果越听越难过。

3. 历史隐喻 "曲江公"暗指唐代贤相张九龄(曲江是他家乡)。诗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的遭遇,其实辜负了历史上那些为国尽忠的前贤。这种古今对照的写法,让个人感慨有了历史厚重感。

4. 现代解读 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逆境中(战尘)试图保持风度(吹笛),但最终发现自己其实难以达到理想境界。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古今相通,就像当代人面对挫折时,也会想起自己辜负了师长或偶像的期待。

全诗妙在将战乱背景、个人行为、历史联想层层递进,最后落在"深负"这个沉重的醒悟上,短短四句完成了一场心灵的自我审判。

周麟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