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七首

未离闽底已还家,才跨飞鸢又眼花。
堪笑曾郎更心毒,乌藤轻放老玄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比喻了修行路上的三种境界,充满禅意又暗藏幽默。

前两句讲修行者的两种状态: 1. "未离闽底已还家"——就像刚出门就掉头回家,比喻有些人还没真正开始修行,就自以为已经悟道了。 2. "才跨飞鸢又眼花"——像刚骑上风筝就头晕目眩,形容有些人稍有所得就得意忘形。

后两句用两个人物故事作对比: - "曾郎"代表严厉的老师,本可以用藤条责罚学生("心毒"),却选择宽容("轻放") - "老玄沙"指代得道高僧,暗示真正的修行不需要严厉管教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放风筝、挨藤条这些生活小事来讲深奥的禅理 2. 通过对比展现修行误区(自满/急躁)与正确态度(宽容/自然) 3. "堪笑"二字带着慈祥的调侃,说明修行不必太严肃

就像在说:修行不是比谁跑得快,也不是比谁姿势帅,放下急功近利的心,保持平常心才是正道。

释宗演

释宗演(釈宗演,Soyen Shaku,1859~1919),若狭(福井县)人,日本临济宗僧。大正八年病逝,享年六十一。若狭(福井县)人。字洪岳,号楞伽窟、小厮子、不可往子。幼名常次郎。十二岁从越溪守谦出家,改名宗演。曾任圆觉寺派管长、临济宗大学(现花园大学)校长等职,并曾代表出席芝加哥万国宗教者大会。会后,历访欧美诸国,并游化朝鲜、台湾等地。大正八年病逝,享年六十一。著有《西游日记》三卷、《楞伽漫录》十九卷、《欧文说法集》等。嗣法门人有间宫英宗、宝岳慈兴、太田常正等,此外,夏目漱石、铃木大拙等人亦深受其影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