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六月既望得子异书,写示今岁元夕七律一首,即用其韵赋怀平社诸吟侣 其三 (1950年)

属疾私忧带眼宽,岛居无使讯平安。
遥知行散桄榔瘦,倘废谈经苜蓿寒。
在昔南迁恬不怪,只今西向笑犹难。
赤嵌风物归吟笔,莫信诗情老易阑(卢絅甫台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于1950年,作者通过朋友来信得知元宵节时诗社朋友们的近况,于是用朋友的诗歌韵脚写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方友人的牵挂和对台湾风物的怀念。

前两句写自己生病消瘦("带眼宽"指腰带松了),独自住在岛上无法与友人互通平安。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想象朋友在台湾("桄榔"是台湾常见植物)散步消瘦,可能连讲学("谈经")都荒废了;而自己虽然像古人被贬南方一样习惯了漂泊,但现在要强颜欢笑却很难。最后两句是亮点:台湾("赤嵌"是台南古地名)的风物应该被写入诗句,证明人老了诗情也不会消退。

全诗妙在把病中思友的愁绪("私忧")、漂泊的无奈("南迁")与对诗歌的热爱交织在一起,最后用"诗情不老"的宣言冲淡了愁绪,展现出文人特有的精神韧性。诗中"桄榔""赤嵌"等台湾特色意象,既点明友人所在地,又让怀旧之情更具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