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陂塘 十二月五日三衢道中

怪吴䑪、看来叶小,载人愁重如许。
阻风听水年年惯,不似者番悽楚。
临别语。
约消夏筵开。
定不过阑暑。
归期屡误。
又二九时光,一千里客,未半到家路。
閒情赋。
更惹新来怨绪。
故乡莺燕相遇。
远山不作匆匆别,肯作镜中眉妩。
语更苦。
怕病蕊娇花,难待春风主。
乱帆无数。
谁信有中间,乌篷一扇,两地梦来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十二月五日途经三衢道时的旅途愁思,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表达了游子归乡的复杂心情。

上片开头用"怪吴䑪"(小船)载不动太多愁绪的比喻,说小船看起来小,却装满了人的愁苦。接着说年年都在外漂泊听风看水,但这次特别凄凉。这里提到临别时和人约好夏天见面,结果一拖再拖,现在已是腊月(二九时光),离家还有五百里路(一千里的一半),归期总被耽误。

下片转到对故乡的思念。说本想写些闲适的文字,反而勾起更多乡愁。想到故乡的莺燕(可能指亲友),看着远山不忍匆匆告别,希望它们像镜中画眉一样美好。但越想越苦,担心故乡的花草(可能暗指亲人)等不到自己回去。最后看着江上无数乱帆,却说只有自己坐的乌篷小船,载着两地(故乡和异乡)的梦来来去去。

全词妙在把抽象的"愁"具象化:小船载不动愁、远山像画眉、两地梦在船上来回穿梭。用旅途延误和季节变化,写出游子归乡的焦灼。最后"乌篷一扇"的镜头特别动人,像电影特写,小船成了连接现实与思念的纽带。

郭麟

(1767—1831)清江苏吴江人,字祥伯,号频伽,晚号蘧庵、复庵。一眉色白,人称“郭白眉”。诸生。屡试不第,遂专力于诗古文。醉后画竹石。诗词清隽明秀,尤善言情。有《灵芬馆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