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小玲珑山馆举办的文人雅集,充满了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真挚的友情。
前两句点明主人是马曰琯、马曰璐兄弟,他们性格相投,在这石室般的山馆里招待超脱世俗的朋友。"石室"给人一种幽静古朴的感觉,"世外朋"则暗示来客都是志趣高雅的文人。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物烘托雅集氛围:竹林深处沙沙作响的不是凡俗之声,远处山形像玉圭般棱角分明。这些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聚会的清雅环境。后两句写酒宴将散时,大家像大雁般依依不舍;明月当空,却觉得灯火更让人留恋,表现出聚会的尽兴和难舍。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诗人和梅花早有约定,此刻梅香沾染宴席,大家仿佛在咀嚼着春天的冰晶。这个结尾既点明时令(冬末春初),又以"嚼春冰"的奇妙想象,把聚会的清雅趣味推向高潮。
全诗没有直接写人物活动,而是通过环境描写和意象烘托,让读者感受到文人雅集那种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闲适情趣,以及志同道合者相聚的愉悦。诗中"非俗籁"、"孤棱"等用词都体现了文人追求的高洁品格。
金农
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他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等。著有《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杂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