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古事(三首)

秋气感长门,出门观列星。
东井聚五纬,玄象岂非明。
鸣鹤思晨集,冘晙迅宵征。
徘徊白露下,伤我美人情。
踽踽回空房,彼彗见西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行的孤独画面,充满对命运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秋气感长门"用秋夜的凉意烘托出宫门的寂寥,主人公夜观星象时,看到井宿星座周围聚集着五颗行星(东井聚五纬),这种罕见的天象似乎预示着某种征兆。这里用星空的变化暗喻人世的无常。

"鸣鹤思晨集"四句通过对比更显孤独:鹤群尚知在黎明聚首,流星(冘晙)也懂得夜间疾行,而自己却只能在白露弥漫的夜色中独自徘徊,为心中思念的人黯然神伤。这里用自然界的动态反衬人的孤寂。

结尾最耐人寻味:当主人公踽踽独行回到空房时,突然看见西方出现彗星。这个戛然而止的结尾留下巨大想象空间——彗星在古代常被视为凶兆,或许暗示着思念之人遭遇不测,又或许象征着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整首诗就像一帧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下某个秋夜仰望星空时,那些无处安放的愁绪与预感。

傅汝舟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