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湖曲

鸳湖碧水寒如玉,画阁明帘向城曲。
城头万堞波底明,城下千门漾空绿。
花桨轻桡相斗飞,川光杳荡摇霏微。
天鸡云中张锦翼,芙蓉露下披红衣。
此中云物亦无数,朱门筑断凌波路。
岂闻金管随清风,时见荒台满凉雾。
季冬霜野无飞叶,芦根雁翅相切切。
此乡游女不綄纱,玉梭手冻冰丝绝。
明年二月桑如麻,湖上女儿颜胜花。
十三携出青丝笼,影落湖中生彩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鸳湖曲》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四季画卷,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美。

诗歌开篇以"鸳湖碧水寒如玉"起笔,用"玉"形容湖水的清澈寒凉,立刻勾勒出冬日湖面的清冷质感。随后镜头转向湖畔建筑,"画阁明帘"与蜿蜒的城墙倒映水中,形成一幅虚实相映的风景画。"城头万堞波底明"四句通过水波荡漾的动感,让静止的城墙也鲜活起来。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用"花桨轻桡相斗飞"带出热闹的水上场景。这里巧妙运用神话意象:天鸡展翅、芙蓉披红,将平凡湖景升华成仙境。但随即笔调下沉,"朱门筑断凌波路"暗示富贵人家占据了美景,只剩"荒台凉雾",透露出对现实的一丝讽喻。

冬季特写尤为动人:霜野无叶、芦根雁翅的萧瑟中,"玉梭手冻冰丝绝"的细节,让读者仿佛触摸到织女冻僵的手指。而最后笔锋突然转向对来年春天的期待——"桑如麻"的蓬勃生机、"颜胜花"的少女倩影,特别是"青丝笼影落湖中"的结尾,用一抹青春亮色冲淡冬日的阴郁,留下令人回味的光影。

全诗就像一组蒙太奇镜头:从冬日的清冷,到神话般的绚烂,再回归人间烟火,最后定格在希望的预告。诗人通过这种时空跳跃的手法,把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感悟,都编织进鸳湖的四季轮回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