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咏十二首 其七 1942年5月于延吉天宝山

书剑飘零志未悭,如何两鬓已先斑。
快恩仇负当年愿,忍度山中数载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于1942年,作者在天宝山隐居时感慨人生际遇。全诗用简单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壮志未酬的遗憾和岁月流逝的无奈。

前两句"书剑飘零志未悭,如何两鬓已先斑"直白地说:我带着书本和宝剑四处漂泊,志向从未改变,可为什么头发已经花白了?这里用"书剑"代表文武双全的抱负,"两鬓已斑"生动表现了岁月不饶人的现实。

后两句"快恩仇负当年愿,忍度山中数载闲"更显无奈:年轻时想快意恩仇、实现抱负的愿望都落空了,如今只能在山中虚度光阴。"忍度"二字特别传神,透露出不甘心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矛盾心情。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每个追梦人都会经历的困境:时间流逝太快,理想还未实现,人却已不再年轻。这种对生命流逝的焦虑和对未竟志向的遗憾,让现代读者也能产生强烈共鸣。诗中没有任何华丽辞藻,但字字发自肺腑,正是这种真实的情感打动了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