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作比喻,探讨了人性与环境的关系。前四句说石头在摩擦中会磨损,美玉虽然坚硬但也会被移动——暗示人即使品行高洁,也难免被环境改变。"冰开春日,兰败秋年"用季节变化比喻美好事物终会消逝,就像冰在春天融化,兰花在秋天凋零。
后四句点明主旨:上天让万物都遵循变化规律,人的命运就像被多重绳索捆绑("十缠"的比喻),各种烦恼忧虑会不断延续。全诗核心是说: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人终究要接受环境带来的改变和随之而来的困扰。诗中用石头、美玉、冰、兰花等意象,把抽象的人生哲理说得生动具体,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命运无奈的清醒认知。
王融
(467—493)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元长。王僧达孙。博涉有文才。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为“西邸八友”之一。欲兴家业,上书武帝求自试,迁秘书丞。帝幸芳林园,禊宴朝臣,使融为《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后子良复奉融为宁朔将军、军主。及武帝病笃,融欲矫诏立子良,事败,郁林王即位,收狱赐死。融文辞捷速,为永明体代表作家。今存《王宁朔集》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