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迹晦心须晦,神清梦亦清"是说:外在行为低调收敛,内心也要保持淡泊;精神世界清澈明朗,连梦境都会变得纯净。这展现了内外统一的修养境界。
中间部分用生动的比喻描写简朴生活:"一窝如斗大"形容住所狭小简陋,"万事等沤成"把世间琐事比作水泡,强调一切都是暂时的。接着用"风月平章易,山林去就轻"表达寄情山水、远离尘嚣的轻松自在。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执着于生命本身反而会成为负累,不如看淡生死、超脱物外。"无生"是佛教概念,指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这里化用来说明放下执念的智慧。
全诗用日常事物作比,将深奥的哲理说得明白如话。通过对比"晦与清"、"大与小"、"易与轻"等对立概念,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生活追求,给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化解生活焦虑的思考角度。
贝守一
贝守一(一二○○——一二八○),号月溪,余杭(今属浙江)人。道士,主洞晨观。通医术。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一二七八)授凝真抱素大师。十七年卒,年八十一。有《月溪稿》,已佚。《洞霄图志》卷五有传。今录诗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