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青歌

越山山有黑海青,长拳快眼健羽翎。
三年笼养未得饱,万里骁俊犹飞星。
黄芦老苇日摧折,白鹭文鸧看磔裂。
腥沾石碛久远风,髓击寒冈散轻雪。
伊人脱手本凡禽,岁晚连绦到上林。
钳奴素贱多侯骨,骑士虚豪即侠心。
晋宫邸废身欲死,燕国云销草如砥。
嗟非鸾凤高杳冥,望尽狐狸众披靡。
当时奉使探远巢,两徼驰兵闻勇鏖。
南土谁知此鸷猛,北州骤见争惊号。
天鹅薄天垂尔翼,海青虽黑打可得。
太平八极无不通,函谷何问关西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来自越山的黑色海东青(一种凶猛猎鹰)的形象,通过它的命运折射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代悲剧。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猎鹰的雄姿(前8句) 用"长拳快眼""万里骁俊"等词生动刻画黑海青的矫健凶猛,它在芦苇荡中捕杀白鹭的场面充满暴力美学。"髓击寒冈散轻雪"这句尤其精彩,把猎鹰俯冲时羽毛飞散比作雪片飘落。

2. 从猛禽到玩物(中间8句) 这只本该搏击长空的猛禽,却被贵族当作玩物豢养。诗人用"钳奴""骑士"等形象暗讽当时社会——真正的勇士沦为奴仆,而纨绔子弟却装成侠客。猎鹰的遭遇就像晋国宫殿终成废墟,燕国霸业化为乌有。

3. 时代悲歌(最后8句) 最讽刺的是,当朝廷需要它出征时,这只被圈养已久的猎鹰依然让敌人闻风丧胆。结尾"天鹅薄天垂尔翼"暗示:再凶猛的猎鹰也飞不过天鹅(象征皇权),在太平盛世里,猛禽的野性终将被驯服。

全诗妙在处处写鹰,实则句句喻人。诗人借猎鹰的遭遇,抒发对人才被埋没、英雄被驯化的愤懑。那些"腥沾石碛""髓击寒冈"的凌厉笔触,既展现猛禽的野性之美,也暗含对压制个性的时代的控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