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
词学张平子,风仪褚彦回。崇仪希上德,近侍接元台。
曩契心期早,今游宴赏陪。屡迁君擢桂,分尉我从梅。
忽遇乘轺客,云倾构厦材。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
冀善初将慰,寻言半始猜。位联情易感,交密痛难裁。
远日寒旌暗,长风古挽哀。寰中无旧业,行处有新苔。
反哭魂犹寄,终丧子尚孩。葬田门吏给,坟木路人栽。
遽泄悲成往,俄传宠令回。玄经贻石室,朱绂耀泉台。
地古春长闭,天明夜不开。登山一临哭,挥泪满蒿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湾为悼念亡友綦毋学士而作,用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与怀念。
1. 赞美友人的才华与品德 诗的开头先赞美綦毋学士是明代(指政治清明的时代)难得的英才,学问渊博,文采斐然(“词学张平子”指文笔像东汉才子张衡一样好),风度仪态出众(“风仪褚彦回”用南朝美男子褚渊比喻他的气质)。他在朝廷担任要职(“近侍接元台”),深受重用,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贤士。
2. 回忆两人的深厚情谊 诗人回忆与綦毋学士早年结交(“曩契心期早”),后来常一起宴饮游玩(“今游宴赏陪”)。两人仕途虽有不同(友人升官,诗人外调),但情谊不变。这段描写突出了他们既是知己又是同僚的亲密关系。
3. 突闻噩耗的震惊与悲痛 友人突然离世(“忽遇乘轺客”指报丧的使者),让诗人无比痛心。他用“洹水化”(河水干涸)和“泰山颓”(高山崩塌)比喻友人去世如天地失色,并描述自己从最初的难以置信(“冀善初将慰”),到最终接受事实的崩溃(“泣为洹水化”)。
4. 葬礼的凄凉与哀思 诗中描绘了葬礼的场景:寒风中灵旗黯淡,挽歌哀切,友人故居长满青苔,坟茔由路人帮忙修整。这些细节渲染出物是人非的苍凉感,尤其提到友人孩子尚幼(“终丧子尚孩”),更添悲悯。
5. 生死相隔的永恒遗憾 结尾写诗人登山哭祭,泪洒荒草。他想象友人在地下虽得追封荣耀(“朱绂耀泉台”),但长夜难明,生死永隔。最后两句“登山一临哭,挥泪满蒿莱”以动作收尾,让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孤身伫立、涕泪纵横的画面,情感达到高潮。
全诗精髓: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平实而凝练的语言,将个人悲痛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融为一体。通过赞美友人生前的才华、回忆彼此情谊、刻画丧葬细节,再到直抒胸臆的哀哭,层层递进,让读者感受到真挚友谊的珍贵和死亡带来的永恒缺憾。诗中“泰山颓”“挥泪满蒿莱”等比喻和场景,形象深刻,极易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