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锦标

孤影长嗟,凭高眺远,落日新亭西北。幸有山河在眼,风景留人,楚囚何泣。

尽纷争蜗角,算都输、林泉闲适。淡悠悠、流水行云,任我平生踪迹。

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梦里封龙旧隐,经卷琴囊,酒樽诗笔。

对中天凉月,且高歌、徘徊今夕。陇头人、应也相思,万里梅花消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孤独文人面对山河时的复杂心境,既有无奈又有豁达,既有伤感又有洒脱。

上片开头用"孤影长嗆"四个字就勾勒出一个独自叹息的文人形象。他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看到夕阳下的新亭,感叹虽然山河依旧,但物是人非。这里用"楚囚"的典故(指被俘的楚国人),暗示自己像囚徒般被困在现实中。接着笔锋一转,说看淡了世俗的蝇营狗苟("纷争蜗角"),觉得都不如隐居山林来得自在。最后用"流水行云"的意象,表达想要随性而活的人生态度。

下片开头以白居易被贬江州的典故自比,说自己漂泊天涯,忍不住流泪沾湿衣衫。但马上又转入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梦中回到封龙山(可能是作者曾经隐居的地方),与书卷、琴、酒、诗为伴。面对皎洁的月亮,他选择纵情高歌来度过这个夜晚。结尾很巧妙,想象远方的朋友("陇头人")此刻应该也在思念自己,就像古人通过梅花传递情谊一样,虽然相隔万里,但心意相通。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矛盾中的平衡:明明处境艰难,却能苦中作乐;虽然孤独漂泊,却能在自然和艺术中找到慰藉;现实困顿,却保持着精神上的自由。作者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把这种复杂心境写得既真实又洒脱,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在逆境中的风骨与智慧。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