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妆慢
支枕宿酲,系船冶思,细数花风余几。
卷帘却待燕归来,问西湖、绿阴浓未。
愁罗怨绮,总不剩、繁华梦里。
最无情、是曲尘吹粉,萍波流腻。
清游地,可惜匆匆,忍把韶光弃。
鼓残箫倦送黄昏,剩凄凉、六桥烟水。
闲门自闭,有谁识、看花心思。
正销凝,一片啼鸦唤起。
卷帘却待燕归来,问西湖、绿阴浓未。
愁罗怨绮,总不剩、繁华梦里。
最无情、是曲尘吹粉,萍波流腻。
清游地,可惜匆匆,忍把韶光弃。
鼓残箫倦送黄昏,剩凄凉、六桥烟水。
闲门自闭,有谁识、看花心思。
正销凝,一片啼鸦唤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暮春时节的落寞心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上片写主人公酒醒后的所见所感。开篇"支枕宿酲"三句,写人刚睡醒还带着醉意,靠在枕头上数着还剩几阵春风,暗示春天即将结束。"卷帘"两句写等待燕子归来,打听西湖边的树荫是否浓密,透露出对春光的留恋。"愁罗怨绮"以下几句,用"愁""怨"等字眼,说繁华景象都像梦一样消逝了,最无情的是风中飘散的柳絮和浮在水面的浮萍,这些都在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
下片转入抒情。"清游地"三句直接感叹:西湖这样美好的地方,却要匆匆离开,忍心抛弃大好春光。"鼓残箫倦"两句写黄昏时分的凄凉景象,音乐声渐渐消失,只剩下六桥笼罩在烟水之中。"闲门自闭"两句写自己关起门来,没人理解他赏花的心思。最后以乌鸦的啼叫声作结,更添孤寂之感。
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柳絮、浮萍、烟水、啼鸦等意象,营造出暮春时节的凄凉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春光易逝的惋惜和无人理解的孤独。语言优美含蓄,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