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坛

冲举何年事,空坛向此名。
泉疑丹井出,草共讲台平。
地尽山形转,林深水气明。
班荆坐相视,寂寂愧浮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祭坛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开头两句点出主题:这个祭坛是为纪念古代仙人飞升(冲举)而建,但如今只剩空荡荡的祭坛保留着当年的名声。诗人用"何年"二字暗示时光久远,带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环境:泉水仿佛从炼丹井中涌出,野草长得和讲台一样高,山势在这里转折,茂密树林间水汽明亮。这些描写既真实又带着仙气,泉水、野草、山形、水气都显得超凡脱俗,让人联想到修仙之地。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与友人铺开荆条席地而坐,在这寂静中相对无言,突然觉得忙碌的世俗生活很让人惭愧。"班荆"这个动作把读者拉回现实,而"愧浮生"的感慨则点明主旨——在永恒的仙迹面前,世俗的奔波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在描写景物中自然流露出对超脱境界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能让现代读者感受到古人面对永恒时的谦卑与感悟。

王世懋

(1536—1588)明苏州府太仓人,字敬美,号麟洲。王世贞弟。嘉靖三十八年进士,以父丧归乡,久之除南仪制主事,出为江西参议,陕西、福建提学副使,擢南京太常少卿。好学善诗文,名亚其兄,人称小美。有《王奉常集》、《艺圃撷馀》、《窥天外乘》、《闽部疏》、《三郡图说》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