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村秋日傍晚的闲适场景,同时透露出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景:诗人站在小楼里,看到墙外的青山有一半都被楼遮住了。整个山村在傍晚时分下着细雨,显得宁静而略带萧瑟。这里用"翛翛"形容雨声,给人一种轻柔绵密的感觉。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感慨:穿着粗糙的毛皮衣服(旃裘),整天无所事事。端着酒杯,看着又一个秋天在飘零中逝去。这里"拥肿"形容衣服臃肿,暗示生活简朴;"无馀事"说明日子清闲;"飘零"则透露出时光流逝的惆怅。
接下来用两个典故表达人生感悟:"屠龙"指高超但无用的技艺,"画虎"比喻好高骛远反而出丑。诗人说自己学了屠龙术却无用武之地,想要画虎却画得不像反成笑话,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无奈。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诗人回头对深水中的鱼说,如今连鸿鹄(象征远大志向)都不愿遨游了。这是用比喻手法,暗示在这个时代,连有远大抱负的人都不愿施展才华了,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失望和隐退之意。
全诗通过山村雨景、简朴生活、人生际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看透世事后选择闲适隐居的心境。语言朴实但意蕴深刻,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暗含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以超然的态度作结,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世界。
边元鼎
边元鼎(约公元1165年前后在世)字德举,丰州(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镇)人,状元边贯道第三子。生卒年均不详,约金世宗大定五年前后在世。十岁能诗,资禀疏俊,诗文有高意,多有佳句为人传诵,为时辈所不及。与兄元勋、元恕俱有时名,号“三边”。天德三年(1151)进士,以事停铨。世宗即位,张浩表荐供奉翰林,出为邢州幕官。复坐诬累,遂不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