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施之作

已相殷王国,空馀尚父溪。
钓矶开月殿,筑道出云梯。
积水浮香象,深山鸣白鸡。
虚空陈(一作无)伎乐,衣服制虹霓。
墨(一作黑)点三千界,丹飞六一泥。
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描述了夏日的福贤观和天长寺的美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受。首先,让我们逐句解析:

1. “已相殷王国,空馀尚父溪。”这两句描述了诗人身处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但现在只剩下一条溪流。这里的“殷王国”可能指的是曾经的繁华和权力,“尚父溪”则可能是这里的自然景色之一。

2. “钓矶开月殿,筑道出云梯。”这两句描绘了福贤观和天长寺周围的景色。钓鱼的地方旁边有像月宫一样的建筑,而山间道路如同云中的梯子。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这里的美丽和神秘感。

3. “积水浮香象,深山鸣白鸡。”这里描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水池里漂浮着香气四溢的莲花,深山中有白色的鸡在鸣叫。这些生动的细节使得整个景色更加生动鲜活。

4. “虚空陈(一作无)伎乐,衣服制虹霓。”这两句描述了寺庙中的场景,可能是寺庙里的壁画或者雕塑展现了伎乐的场景,人们的衣服如同彩虹般绚烂。尽管有些版本写的是“虚空无伎乐”,但依然能感受到寺庙中的艺术气息和人们的热情。

5. “墨(一作黑)点三千界,丹飞六一泥。”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寺庙中的某种艺术手法或者壁画色彩。虽然具体含义不太明确,但可以感受到这里充满了艺术气息。

6. “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留恋和不舍,提醒人们不要急于离开,因为再次来访可能会迷失在这片美景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福贤观和天长寺的美丽景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在描述这里的自然美景和历史底蕴,让读者感受到这里的魅力和神秘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深深留恋和不舍之情。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