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郎后寄献集贤相公

予(一作干)名初在德门前,屈指年来三十年。
自贺孤危终际会,别将流涕感阶缘。
止陪鸳鸯居清秩,滥应星辰浼上玄。
平昔苦心何(一作无)所恨,受恩多是旧诗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在转正后写给集贤相公的,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三十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先,作者提到自己名字初在德门前,屈指年来三十年,这里的“德门”可能指的是官府或者某个高尚的机构,作者用“屈指年来三十年”来形容自己已经在这个地方度过了三十年,说明作者已经历尽沧桑,感慨万分。

接着,作者说“自贺孤危终际会,别将流涕感阶缘”,这里作者可能在表达自己虽然经历了孤独和危险,但最终迎来了转正的机会,对此感到欣慰。同时,他也在感慨自己的命运,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止陪鸳鸯居清秩,滥应星辰浼上玄”,这句话中,“鸳鸯”可能比喻作者自己,而“清秩”则表示官职。作者在这里说,自己像鸳鸯一样,得到了一个清闲的官职,同时也暗示自己能够顺应天意,得到上天的庇佑。

最后,“平昔苦心何所恨,受恩多是旧诗篇”,作者表达了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虽然经历了许多苦难,但并没有什么遗憾。他感激自己受到的恩惠,这些恩惠就像他过去写过的旧诗篇一样,永远铭记在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三十年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他在感慨岁月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激和对恩惠的铭记。这首诗充满了人生哲理,让人深思。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