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何录事諲之诗十章

历历斗维,王畿所止。
滔滔灊汉,天步之纪。
金耀圆图,玉澈方汜。
蕴灵擢秀,载笃君子。(一章)
于穆君子,左角佩觿。
从群竹骑,取俊游儿。
昂昂千里,宛宛长离。
同规同矩,异雄守雌。(二章)
早弃幼志,夙耽强学。
唯道是修,何土不乐。
将英竹箭,聊游稽岳。
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三章)
有德有行,如圭如璋。
乐山乐水,令问令望。
辞家观国,为龙为光。
唯兄唯弟,元方季方。(四章)
汉北张生,洛阳贾子。
秩宗是佐,淑问不已。
佥曰允谐,肃恭帝祉。
于斯为盛,齐称得士。(五章)
中槐如宿,上阁如云。
握兰正典,执笔司文。
方瑜等润,比桂争芬。
能照时宰,绩著人君。(六章)
帝子南牧,孔殷是抚。
白水悠悠,青原庑庑。
贲之束帛,不日来取。
如马如枚,长裾上府。(七章)
咨余下走,中田获菽。
乃裹糇粮,遂去乡塾。
既曰觏止,朝游夕宿。
如佩萱兰,久知芬馥。(八章)
共化之选,古谓惟良。
能柔下邑,必惠上邦。
大君有命,朱襮绣裳。
方同汲子,重卧淮阳。(九章)
嘉命显承,方驾兰汜。
如彼飞鸿,抟风千里。
极目宁皋,劳心无已。
苏歌有慰,逖听倾耳(○文馆词林百五十八作南齐虞羲。)。(十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赠何录事諲之诗十章》是南朝齐代诗人虞羲写给友人何諲的赠诗,用十章篇幅赞美了何諲的品德、才华和仕途成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

1. 理想君子的画像 诗人用大量比喻勾勒出一个完美君子的形象: - 像北斗星一样指引方向("历历斗维"),像美玉般高洁("如圭如璋") - 既有雄鹰般的志向("昂昂千里"),又能谦逊守柔("异雄守雌") - 从小勤学修德("早弃幼志,夙耽强学"),言行举止得体("容止可观") 这种描写反映了当时士大夫推崇的"文武双全、刚柔并济"的人格理想。

2. 对友人才华的赞叹 诗中用许多典故赞美何諲: - 比作珍贵竹箭("将英竹箭")、名贵玉器("方瑜等润"),突出其稀缺性 - 说他像汉代名臣张良、贾谊("汉北张生,洛阳贾子"),暗示政治才能 - 用"飞鸿千里""握兰执笔"等意象,展现其文采与政务能力

3. 真挚的友情表达 后三章透露出诗人与何諲的交往: - 第八章写自己带着干粮离开家乡私塾("乃裹糇粮,遂去乡塾"),终于得见友人 - 把友情比作佩戴香草("如佩萱兰"),日久仍觉芬芳 - 末章以飞鸿比喻友人远行,表达牵挂("劳心无已")

4. 时代特色 诗中"同规同矩""令问令望"等句,反映了南朝士族重视规矩礼仪的风气;而"乐山乐水"等句,则体现当时文人寄情山水的情趣。通过赞颂友人,诗人也展现了当时精英阶层的人生追求——既要建功立业,又要保持高雅品格。

全诗像一组精心雕刻的玉牌,每章从不同侧面刻画人物,整体构成一幅完整的贤士图。虽然用典较多,但核心传递的是对朋友德才兼备的欣赏,以及"英雄惜英雄"的情感,这种跨越千年的真挚情谊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