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香慢 自题水仙
石瘦江空。
见洛神徙倚,影若惊鸿。
遗簪尚留江汜,付与花工。
肯向东风开落,是开后、初拟东风。
婷婷带愁立,翠玉根欹,金盏香融。
昔游浑不记,记钗盟钿约,曾赋心同。
岭梅堪友,矾弟正并幽踪。
恐被琴高认得,遣鲤鱼、还隐鲛宫。
空留唾痕碧,夜色微茫,月堕烟中。
见洛神徙倚,影若惊鸿。
遗簪尚留江汜,付与花工。
肯向东风开落,是开后、初拟东风。
婷婷带愁立,翠玉根欹,金盏香融。
昔游浑不记,记钗盟钿约,曾赋心同。
岭梅堪友,矾弟正并幽踪。
恐被琴高认得,遣鲤鱼、还隐鲛宫。
空留唾痕碧,夜色微茫,月堕烟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水仙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上片写水仙的形态和气质。开篇"石瘦江空"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水仙如同洛水女神般轻盈婀娜。"遗簪"暗示水仙像是仙女遗落的发簪,被大自然这位"花工"精心培育。水仙不随春风开落,保持着自己的品格,亭亭玉立中带着淡淡忧愁。翠玉般的根茎,金盏般的花朵,散发着幽香。
下片转入回忆与想象。作者记不清往事,却记得曾经的誓言和心意相通。将水仙比作岭梅的挚友、矾石的同伴,展现其高洁品格。"琴高认得"的典故暗示水仙本是仙界之物,终将回归水府。结尾"唾痕碧"用典巧妙,暗指水仙终将消逝,只留下朦胧月色中的一抹碧影。
全词将水仙人格化,通过对其形态气质的刻画,寄托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逝去情感的追忆。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水仙既是眼前景物,又是情感载体,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