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1909年)
芳春欲暮。
正草长莺飞,落红如雨。
千里江南一色,佳期又误。
欢娱对此肠堪断,更何况、我愁无数。
从今只恐,浮萍万点,漂流还苦。
浑不为、愁人少住。
且登山临水,送将归去。
灯灺酒阑,莫向无情天诉。
场场这样轻离别,问良辰美景何趣。
纵然梦里,相逢能彀,也无凭据。
正草长莺飞,落红如雨。
千里江南一色,佳期又误。
欢娱对此肠堪断,更何况、我愁无数。
从今只恐,浮萍万点,漂流还苦。
浑不为、愁人少住。
且登山临水,送将归去。
灯灺酒阑,莫向无情天诉。
场场这样轻离别,问良辰美景何趣。
纵然梦里,相逢能彀,也无凭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桂枝香》写于1909年,描绘了暮春时节一个失意之人的愁绪。全词以春景为背景,却处处透着伤感。
上阕开头用"草长莺飞""落红如雨"描绘典型的暮春景象,但"佳期又误"四字突然转折,带出遗憾。接着直抒胸臆:眼前美景反而让人愁肠寸断,想到未来可能像浮萍般漂泊无依,更添苦楚。
下阕写愁绪无处排解。明知山水不解人意,仍要登山临水送春归去。酒醒灯灭时,连抱怨都显得徒劳。"场场这样轻离别"道出人生常态,良辰美景也变得索然无味。结尾最是凄凉:即便梦中重逢,醒来也是空欢喜一场。
全词妙在将春日美景与内心愁苦形成强烈反差,用"乐景写哀"的手法加倍烘托哀情。语言虽直白,但"浮萍""梦相逢"等意象生动贴切,把漂泊无依、相聚无望的怅惘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能感受到那个特殊年代知识分子普遍的迷茫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