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秋过城南蒋氏园亭追忆瞻武并悼吴傅星又邺许埙友诸子
斜阳城阙。
晚秋行散,偶尔游歇。
故人曾有池馆,风帘零乱,镜湖超越。
花朵柳丝如画,映秋水林樾。
更三五、知己流连,河没参横浩歌发。
笛声隐隐霜空阔。
廿年馀、往事星明灭。
如今园里只有,荒井畔、蟪蛄悲咽。
满目山阳,催得盈颠种种华发。
最恼是、绿水桥边,尚挂当初月。
晚秋行散,偶尔游歇。
故人曾有池馆,风帘零乱,镜湖超越。
花朵柳丝如画,映秋水林樾。
更三五、知己流连,河没参横浩歌发。
笛声隐隐霜空阔。
廿年馀、往事星明灭。
如今园里只有,荒井畔、蟪蛄悲咽。
满目山阳,催得盈颠种种华发。
最恼是、绿水桥边,尚挂当初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一个深秋傍晚,路过城南蒋家旧园时的所见所感。全词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
上片先描绘眼前景象:夕阳下的城楼,晚秋散步时偶然停留。这里曾是故友的园林,如今风中的门帘零乱,湖水却依然清澈。花柳倒映在水面,与秋林相映成趣。作者回忆起当年三五好友在此畅饮高歌,直到银河倾斜、参星横斜的深夜场景。
下片转入深沉感慨:远处传来笛声,在霜天中显得格外空旷。二十多年的往事像星星般明灭不定。如今园中只剩荒井边的蝉鸣,如同在呜咽。满眼萧瑟景象催生了作者的白发。最让人心痛的是,桥边绿水依然倒映着当年的月亮——景物依旧,人已永别。
全词妙在通过"月亮"这个意象:当年照过欢聚的月亮,如今依然挂在桥头,却再也照不见那些故人。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让怀念之情显得格外深沉动人。词中"蟪蛄悲咽"的蝉鸣、"盈颠华发"的细节,都强化了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哀伤。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