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颍桥(乙未)
我行古颖谷,慨怀颖封人。
当日君臣直儿戏,许以纯孝殊不伦。
郑庄能使祭足射中肩,岂有见生母,必欲及黄泉。
人臣格非有正道,教君遂过乌得贤。
寤生既不孝,考叔复不忠。
不忠遗母羹,不孝将毋同。
当日君臣直儿戏,许以纯孝殊不伦。
郑庄能使祭足射中肩,岂有见生母,必欲及黄泉。
人臣格非有正道,教君遂过乌得贤。
寤生既不孝,考叔复不忠。
不忠遗母羹,不孝将毋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宿颍桥(乙未)》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的思考和批评。让我们逐句分析:
1. 我行古颖谷,慨怀颖封人。 - 意思是:我走在古代的颖谷,不禁感慨起那个时代的颍封人(这里指古代的一位臣子)。
2. 当日君臣直儿戏,许以纯孝殊不伦。 - 意思是:当时的君臣行为看似纯孝,但实际上显得不伦不类,不合常理。
3. 郑庄能使祭足射中肩,岂有见生母,必欲及黄泉。 - 意思是:郑庄能使祭足射中肩膀,但怎么会有见到生母就非要跟她同归于尽的情况呢?这里通过郑庄的故事,讽刺某些过分的行为。
4. 人臣格非有正道,教君遂过乌得贤。 - 意思是:臣子的行为如果没有正道,怎么能教导君主达到贤明呢?诗人在此强调了臣子行为对君主的影响。
5. 寤生既不孝,考叔复不忠。 - 意思是:寤生不孝顺,考叔也不忠诚。这是指历史上两个行为不端的人。
6. 不忠遗母羹,不孝将毋同。 - 意思是:不忠诚的臣子还留下不好的食谱给母亲,不孝顺的行为难道可以类比吗?诗人在这里批评不孝和不忠的行为。
综合分析,这首诗通过古代的故事和人物来批评当时社会中某些过于极端或不合常理的行为,强调了忠诚和孝顺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臣子应该以正直的行为为君主树立榜样,而不是做出过分或不恰当的行为,否则这种行为不仅不值得效仿,还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郑珍
(1806—1864)贵州遵义人,字子尹,号柴翁。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