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七夕

飞鹊年年真不误。
机石停梭,掩映河边渡。
清露未消杨柳暮,落花借点疏萤度。
月色风光都莫负。
酒酌芳樽,不把佳时错。
女伴随凉池上路,海棠花畔吹箫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述七夕节氛围和情感的中国古代诗词《蝶恋花 七夕》。让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首先,七夕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紧密相连。传说在这一天,喜鹊会搭建桥梁让牛郎织女相会。所以诗中的“飞鹊年年真不误”,可以理解为每年的七夕,喜鹊如约搭建桥梁,牛郎织女得以相会。这是对七夕传统故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节日的浪漫氛围。

接下来,“机石停梭”可能是在描述织女的织机停下,因为传说织女是织造云彩的,当她停下工作,就是在享受与牛郎的相聚时刻。“掩映河边渡”则描绘了七夕时人们在河边相聚的场景。

“清露未消杨柳暮”描绘了清晨的河边景色,露水还未消退,杨柳依依,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落花借点疏萤度”则可能是描述夜晚的景色,点点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与漫天的繁星相映成趣。

“月色风光都莫负”意味着在这个美好的夜晚,人们应该尽情享受月色和风光,不要辜负这一刻的美好。

“酒酌芳樽,不把佳时错”则是鼓励人们举杯畅饮,不要错过这个美好的时刻。而“女伴随凉池上路,海棠花畔吹箫坐”则描绘了女性伴侣们在一起,在池边散步、在海棠花旁吹箫的温馨场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和人们的喜悦情感。它鼓励人们珍惜和享受这个特殊时刻的美好,无论是与家人还是朋友。这首诗也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爱情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叶小鸾

叶小鸾(1616~1632) 明末才女。字琼章,一字瑶期,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貌姣好,工诗,善围棋及琴,又能画,绘山水及落花飞碟,皆有韵致,将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