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 舟中思家用美成韵
远远渔村鼓。
斜阳外、宾鸿三两飞度。
茅檐春小,白云隐几,青山当户。
骚翁底事飘蓬,浑忘却、耕徒钓侣。
何时寻、斗酒江鲈,悠悠千古坡赋。
风流种柳渊明,折腰五斗,身为名苦。
有秫田贰顷,菊松三径,不如归去。
山灵休勒俗驾,容我卧、草堂深处。
问故园、怨鹤啼猿,今无恙否。
斜阳外、宾鸿三两飞度。
茅檐春小,白云隐几,青山当户。
骚翁底事飘蓬,浑忘却、耕徒钓侣。
何时寻、斗酒江鲈,悠悠千古坡赋。
风流种柳渊明,折腰五斗,身为名苦。
有秫田贰顷,菊松三径,不如归去。
山灵休勒俗驾,容我卧、草堂深处。
问故园、怨鹤啼猿,今无恙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船上漂泊时,对家乡和隐居生活的思念。全词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闲适的田园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的向往。
上片开头用"渔村鼓""宾鸿"等意象,勾勒出黄昏时分的宁静画面,暗示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茅檐""白云""青山"则描绘了记忆中家乡的简朴美好。作者自问为何要四处漂泊,连一起耕钓的朋友都忘了,流露出对宦游生活的迷茫。最后用苏东坡"江鲈"的典故,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下片集中写对隐居的渴望。先用陶渊明的典故,说做官是为名声所累;再说只要有几亩田、几条小路,不如回家种地。作者甚至想象和山神对话,求山神别拦着自己归隐,让自己能安卧草堂。结尾问故乡的鹤猿是否安好,用拟人手法进一步加深思乡之情。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用典通俗易懂,通过对比官场和田园生活,表达了"不如归去"的主题思想。作者把抽象的思乡之情,转化为具体的田园意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