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夜月食

尽日阴云蔽太虚,夜深却见太阴亏。
老天故露妖蟆恶,要索卢仝寸铁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月食夜的有趣场景,并暗藏深意。

前两句写天气变化:白天一直阴云密布("阴云蔽太虚"),到了深夜云散后,突然发现月亮被"咬"掉了一块("太阴亏"指月食)。这里用"却见"带出意外感,就像我们突然发现月食时的惊讶。

后两句是诗人的幽默想象:他把月食比作天狗食月("妖蟆恶"是传说中吃月亮的蛤蟆精),说老天故意让乌云散开,就是要让人们看清妖怪的真面目。最后一句用典卢仝(唐代诗人)写月食诗的故事,暗示自己也要像卢仝一样写诗"驱赶"妖怪,充满文人式的俏皮。

全诗妙在: 1. 把自然现象编成妖怪故事,生动有趣 2. "故露""要索"等词把老天拟人化,显得调皮 3. 通过月食引出写诗动机,展现文人的雅趣 4. 语言直白如聊天,但暗含典故不显刻意

就像今天我们看到奇特天象会拍照发朋友圈一样,诗人用诗歌记录这个特别的夜晚,既有科学观察(准确描述月食),又有浪漫想象,还带着点文化人的小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