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水候舟

此行心屡折,骑马问津还。
咫尺符离道,迷茫睢水间。
浪中寒白日,树底落青山。
一片风帆影,飘飘不可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睢水候舟》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河边等待渡船时的复杂心情和眼前景象,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

开头两句"此行心屡折,骑马问津还"直接点出旅人疲惫的状态——这一路走来心里经历了许多挫折,骑着马到处打听渡口在哪里。这种迷茫和疲惫感很容易让人共情,就像现代人开车长途旅行却找不到加油站时的焦虑。

中间四句用空间对比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咫尺符离道"说对岸的道路近在咫尺,但"迷茫睢水间"却显示被河水阻隔的无奈。接着"浪中寒白日,树底落青山"是两个绝妙的倒影描写:白天的太阳映在寒冷的水浪中,青山的影子落在树下。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把河岸景色写得既真实又带着几分梦幻。

最后两句"一片风帆影,飘飘不可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终于看见一片帆影,却随风飘荡难以靠近。这个等待渡船的场景,其实隐喻着人生中许多可望不可即的目标。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不可攀"三个字,让读者自然体会到那种近在眼前却无法触及的失落感。

整首诗妙在把日常的等待场景写出了哲学意味,用河岸、倒影、帆船这些具体意象,传递出人生中常见的困境——明明目的地就在对面,却总隔着难以跨越的河流。这种体验古今相通,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既美丽又惆怅的意境。

吴国伦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