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降中天 正月十九薆园补寿苏公
腊鼓烟尘,锦城灯火,草草灵辰孤负。
传柑节后。
奏一曲神弦,鹤南飞又。
笠屐图开,髯仙风貌尚依旧。
熙丰幸逢治世,有联吟俊侣,秦七黄九。
龙汉余生,蝎宫同命,春梦何堪回首。
心香炷久。
问花散维摩,小星红否。
更拜朝云,一杯长命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清代文人写给苏轼(苏公)的补寿词,用现代语言解读如下:
核心主题 表面上是为苏轼补过生日,实则借苏轼的人生际遇,抒发作者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暗含对苏轼洒脱精神的敬仰。
逐句解析 1. 开篇造势 “化生奎宿千秋在”用星宿比喻苏轼像文曲星一样永垂不朽,“春长玉梅开候”以梅花绽放暗示苏轼精神长存,奠定崇敬基调。
2. 现实对比 “腊鼓烟尘…孤负”写现实中苏轼生日(正月十九)被世俗热闹冲淡,与他的伟大形成反差。“草草”二字暗含惋惜。
3. 致敬仪式 “传柑节后…鹤南飞又”描写补寿场景:奏乐、挂画(“笠屐图”是经典苏轼画像),如同举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纪念仪式。
4. 借古抒怀 “熙丰治世…黄九”提到苏轼与秦观、黄庭坚的友谊,实则暗写文人惺惺相惜。“龙汉余生…回首”用佛教术语(龙汉劫难)比喻苏轼历经政治风波,表达对坎坷命运的共鸣。
5. 情感升华 结尾“心香炷久…长命酒”最具感染力: - “问花散维摩”用维摩诘典故(佛教中智慧长者),暗喻苏轼超脱苦难的境界。 - “小星红否”的“小星”既指实际星辰,也隐喻苏轼侍妾朝云(“朝云”在词中直接出现),展现对苏轼私人情感的关怀。 - 最终以敬酒作结,将追思化为具体行动,余韵悠长。
写作手法 - 时空折叠:把宋代苏轼、清代作者、读者三个时空串联,产生“古今同慨”的效果。 - 意象对冲:热闹的“锦城灯火”与孤独的“灵辰孤负”对比,突出苏轼被时代误解的处境。 - 暗线叙事:表面写寿诞,实则贯穿苏轼的政治沉浮(乌台诗案)、文学成就、情感生活,信息量密集。
现代启示 作者通过纪念苏轼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人格可以超越时代。当我们面对困境时,苏轼“风雨任平生”的态度,依然能给予精神力量。词中“春梦何堪回首”的感慨,也容易引发现代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