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官退休后的闲适生活,展现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高人心易足"点明主人公是个懂得知足的豁达之人。他三次上书请求退休("三表乞身闲"),说明他主动选择离开官场,追求自由。
退休后,他与世俗往来变少("与世长疏索"),只和僧人保持交往("唯僧得往还"),过着清静的生活。虽然离开了朝廷,但他的正直名声仍留在京城("直声留阙下"),现在专心经营山林间的生活("生事在林间")。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时常遇到清幽的景色时,他就坐着车去欣赏远山。这个画面生动表现了退休生活的惬意,也暗示主人公超然物外的心境。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退休官员的日常生活,传递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智慧。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主动选择简单生活、在平凡中发现美好的生活态度。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