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帘波,分赋
湘烟潇月,碧濛濛无际。
罨画红楼远疑睡。
荡微芒、千叠浸透苍苔。
浑不管、凉到袜罗尖未。
玉绳低转处,星漂云流,丁字前头眼儿媚。
试卷望秋河、天上人间,祗相隔、盈盈无几。
倘吹得、天风佩环来,便猜作、前身洛川仙子。
罨画红楼远疑睡。
荡微芒、千叠浸透苍苔。
浑不管、凉到袜罗尖未。
玉绳低转处,星漂云流,丁字前头眼儿媚。
试卷望秋河、天上人间,祗相隔、盈盈无几。
倘吹得、天风佩环来,便猜作、前身洛川仙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夜晚场景,充满了朦胧美和仙气飘飘的意境。
上片开篇用"湘烟潇月"营造出江南水乡的雾气与月光交融的画面,"碧濛濛无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朦胧感。接着把远处的红楼比作一幅水墨画,仿佛在沉睡中。微风吹动水面泛起层层波纹,浸湿了岸边的青苔,凉意似乎穿透了观景人的罗袜。这里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下片转向星空描写,"玉绳"指北斗星,星光流转间,云彩飘动。特别提到"丁字"形状的星群(可能指某些特定星座),用拟人手法说它们"眼儿媚",十分生动。词人仰望银河,感叹天上人间看似只隔着一道浅浅的河水。最后突发奇想:如果风中传来环佩叮当之声,那一定是洛水女神(曹植《洛神赋》中的仙子)降临凡间了。
全词最妙的是将现实景物与神话想象自然衔接,从真实的水波、星光,到虚幻的仙子,过渡得不着痕迹。词人用"凉到袜罗尖未"这样生活化的细节,和"天风佩环来"这样空灵的想象,把人间烟火与仙境完美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