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感怀

昼景如梭夜漏长,又惊节序是重阳。
江枫点缀秋光好,篱菊包藏晚节香。
多事未容陶令去,老怀难学孟嘉狂。
萧条孤馆谁相问,独对西风一举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重阳节时的感慨,语言朴实却情感深沉。

前两句用"时光飞逝"和"突然又到重阳节"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惊讶。白天像织布梭一样快,夜晚却显得特别漫长,这种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孤寂感。

中间四句通过秋景描写带出人生况味。"江边枫叶装点秋色"和"篱边菊花散发幽香"这两幅美丽的秋景,其实是在说:枫叶虽美却预示凋零,菊花虽香却已近晚年。这里用陶渊明(陶令)和孟嘉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暗示自己既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洒脱归隐,也学不会孟嘉那种豪放不羁,道出了中年人的无奈。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孤独。"冷清的旅馆无人问候"与"独自对着秋风喝酒"形成强烈画面感,西风常象征衰败,举杯独饮更显凄凉。全诗通过重阳这个家人团聚的节日,反衬出作者形单影只的处境,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晚景孤寂的多重感慨融为一体。

诗中"枫菊"的意象很美,但美中带愁;用典自然,不显晦涩;结尾的独酌场景尤其打动人心,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繁华过后的落寞。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