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鸦

城南城北云如墨,纷纷点空零乱。
落日呼群,惊风坠翼,极目平林恨满。
萧条岁晚。
是几度朝昏,玉颜轻换。
露泣宫槐,夜寒相与诉幽怨。
新巢安否漫省,绕枝栖未定,珍重霜霰。
坏堞军声,长天月色,谁识归飞羽倦。
江湖梦远。
记噪影樯竿,舵楼风转。
意绪何堪,白头搔更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齐天乐·鸦》描绘了大雁在秋冬季的迁徙和生存状态,以及诗人对其的深情关切。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现代语言分析:

背景环境

词的开头部分,诗人描述了乌鸦在城市的南北翅膀乱飞的情景,乌云密布,又像是乌鸦在天空中零乱地飞舞。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纷乱和不安。

自然环境与情感

“落日呼群,惊风坠翼,极目平林恨满。” 这几句描述了乌鸦在落日的余晖中呼朋引伴,被惊风打落,它们在广阔的树林中充满哀怨。这里,乌鸦的形象被赋予了哀怨的情感,它们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和孤独。

时间与变化

“萧条岁晚,是几度朝昏,玉颜轻换。” 描述了冬天的寒冷和乌鸦羽毛的更替,这里“玉颜”指的是乌鸦的羽毛,暗示着季节的更替,时光的流逝。

寓意

“露泣宫槐,夜寒相与诉幽怨。” 乌鸦在寒冷的夜晚哭泣,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悲伤。这里“宫槐”可能象征着乌鸦的栖身之所,而“夜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环境,加深了乌鸦的孤寂感。

归巢与离别

“新巢安否漫省,绕枝栖未定,珍重霜霰。” 乌鸦在冬季寻找新的栖身之所,它们在枝头徘徊不定,诗人提醒它们要珍重霜霰,即小心寒冷,表现出对乌鸦的关怀。

军事与自然

“坏堞军声,长天月色,谁识归飞羽倦。” 写的是乌鸦在城市残破的城墙旁夜宿,听着军营里嘈杂的声音,月亮下的景色却显得宁静。这里“坏堞”指的是战争的痕迹,而乌鸦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安宁,显得格外疲惫。

思乡与归途

“江湖梦远,记噪影樯竿,舵楼风转。” 乌鸦在江湖之间奔波,船只的桅杆和舵楼成了它们的参照物,提醒它们不要忘记回乡之路。这里“江湖梦远”指的是远大的理想和归乡的愿望,而“舵楼风转”则暗示了旅程的不确定性。

结尾

“意绪何堪,白头搔更短。” 这句总结了诗人的心情,他徒劳地思考着,白头发越搔越短,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忧伤,同时也增加了对乌鸦的同情。

整首词通过乌鸦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以及对生命变迁和归宿的思考,情感细腻而深刻。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