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中孤独思念友人的场景,情感真挚动人。

第一段写景:北边的山被夜雾笼罩,南边渡口的月光显得清冷。深秋时节,漂泊在外的游子思绪万千,偏偏这时候又听见大雁半夜飞过的声音。这里用"茫茫""苍苍"这些叠词,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朦胧和寂寥。大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但在思念的人听来,却格外触动心弦。

第二段由景入情:诗人站在临水的楼阁上,看着秋风明月渡过江面而来。这里"重楼""向浦开"的描写,既展现了开阔的视野,又暗示了诗人独自凭栏的孤独姿态。最后三句直抒胸臆:怀念和老朋友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如今只能隔空相望、彼此思念却无法相见。连用三个"故"字,强调了对往昔情谊的珍视。

全诗妙在把秋夜的清冷与内心的孤寂完美融合。秋风、明月、飞鸿这些意象,既是对真实夜景的描绘,又象征着诗人飘零的处境和绵长的思念。最后"相望相思不相见"七个字,道尽了天下游子共同的心声,简单却余韵悠长。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