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2009 年3月23日)
枝头腊梅落尽,恰春来耳语:高楼外、万里晴风,此时我自为主。
柳芽浅、夭桃照水,三三两两游春侣。
正当前美景,惜花人在何处?
水榭亭台,春枝寻遍,怕佳期又误。
成牵念、域外仙姿,回眸翩然而去。
想平生,为情所累,何妨似、飞飞鸥鹭。
久沉思,那个人儿,花间凝伫。
无心插柳,有意栽花,闲题新诗句。
已忘却、成败得失,谁论英雄,折戟沉沙,奈何今古。
弄潮志意,流芳文字,年华多少消磨尽,到而今、唯有情如故。
临波鉴影,独爱莹雪容颜,定是饮冰茹素。
莺声滴翠,试舌娇音,指点东风路。
探暖意、园中拾趣,可慰愁肠,世事难料,炎凉看取,多情笑我,盈盈珠泪,问花无语休惆怅,乱红飞、为作春泥护。
来年若待花开,满院芳菲,沁人肺腑。
柳芽浅、夭桃照水,三三两两游春侣。
正当前美景,惜花人在何处?
水榭亭台,春枝寻遍,怕佳期又误。
成牵念、域外仙姿,回眸翩然而去。
想平生,为情所累,何妨似、飞飞鸥鹭。
久沉思,那个人儿,花间凝伫。
无心插柳,有意栽花,闲题新诗句。
已忘却、成败得失,谁论英雄,折戟沉沙,奈何今古。
弄潮志意,流芳文字,年华多少消磨尽,到而今、唯有情如故。
临波鉴影,独爱莹雪容颜,定是饮冰茹素。
莺声滴翠,试舌娇音,指点东风路。
探暖意、园中拾趣,可慰愁肠,世事难料,炎凉看取,多情笑我,盈盈珠泪,问花无语休惆怅,乱红飞、为作春泥护。
来年若待花开,满院芳菲,沁人肺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莺啼序》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惜花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人生感慨。全词可分为四个层次:
上阕描绘初春景象。开篇用腊梅凋谢、春风耳语的拟人手法,营造出季节交替的灵动感。"柳芽浅、夭桃照水"等句用简练笔触勾勒出春意盎然的画面,而"惜花人在何处"的设问,巧妙引出主人公的孤独感。
第二段转入追忆。通过"水榭亭台""域外仙姿"等意象,暗示一段擦肩而过的情缘。"飞飞鸥鹭"的比喻透露出对自由洒脱的向往,而"花间凝伫"的定格画面,则凝固了深深的思念。
第三段转向人生感悟。"无心插柳"与"有意栽花"形成巧妙对比,道出人生际遇的无常。用"折戟沉沙"的历史典故,表达对成败得失的看淡,最终落脚在"唯有情如故"的永恒主题上。"饮冰茹素"的比喻,凸显主人公高洁的精神追求。
结尾段将情感升华。以"莺声滴翠"回归春景,用"乱红作春泥"的意象,将凋零转化为新生的希望。最后"满院芳菲"的展望,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暗含对生命循环的领悟。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将春日易逝的惆怅、情缘错失的遗憾、人生起伏的感悟,都融入明媚春光的具体意象中。语言清新自然却意蕴深厚,特别是"惜花人""飞飞鸥鹭""饮冰茹素"等生动比喻,让抽象情感变得可触可感。结尾处"乱红护春泥"的转折,更展现出超越伤感的豁达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