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
却念殊方月,能鸣已后时。
迁乔诚可早,出谷此何迟。
顾影惭无对,怀群空(一作增)所思。
凄凉岁欲晚,萧索燕(一作路)将辞。
留听未终曲,弥令心独悲。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返覆知而静,间关断若遗。
花繁上林(一作苑)路,霜落汝川湄。
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听到鸟鸣时的复杂感受,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人生际遇的感慨。

开头写秋日听见悦耳的鸟叫声,让人忍不住掀开帘子寻找。但随即想到这鸟在异乡鸣叫,已经错过了最佳时节。这里用"迁乔"(搬到好地方)和"出谷"(离开山谷)比喻人生机遇,暗示有些机会来得太迟。

诗人看着孤单的鸟影,想到自己同样孤独,思念着远方的同伴。秋意渐浓,燕子即将南飞,更添凄凉。鸟叫声还没听完,心里已充满悲伤。

后半段赞叹鸟儿高飞靠力气,婉转的鸣叫却是天赋。鸟声时而清晰时而断续,就像在诉说什么。此时繁花已开满皇家园林,寒霜也落在汝河岸边,但诗人鼓励鸟儿(也鼓励自己):只要保持强健的翅膀,明年春天一定能乘风高飞。

全诗通过鸟鸣引发联想,把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巧妙结合。表面写鸟,实则写人,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又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唐代诗歌善于借景抒情的特色。

祖咏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