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松石舍人秋夜不寐

抛书欲卧意迟迟,坐听秋声思惨悽。
萤火独飞侵幔小,星河斜落压城低。
牙筹历历随更转,燐鬼啾啾隔水啼。
更为挑灯移近榻,与僧相对话曹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失眠的场景,充满了孤独、寂寥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开头两句写诗人想睡觉却睡不着,放下书又犹豫不决,只能坐着听秋夜的声音,心情凄凉。这里"秋声"不仅指自然界的风声虫鸣,更暗示着人生易老的感慨。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秋夜的寂静与诡异:萤火虫独自飞舞,星光低垂仿佛要压垮城池,计时的牙筹声清晰可闻,远处传来鬼火般的磷光和水边的怪叫声。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既真实又带着几分阴森气氛的秋夜。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点起油灯,邀请僧人一起讨论禅宗祖师慧能在曹溪的典故。这个结尾很巧妙,从失眠的烦躁转向精神的超脱,通过谈论禅宗智慧来寻求心灵的安宁。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把普通人都有过的失眠体验,升华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那些秋夜的细微声响、幽暗光影,都成为触发哲思的媒介。而最后与僧人谈禅的举动,则暗示着在纷扰尘世中,人们依然可以通过智慧获得内心的平静。

袁士元

庆元路鄞县人,字彦章,号菊村学者。幼嗜学,性至孝。以荐授鄞学教谕,调西湖书院山长,改鄮山,迁平江路学教授。后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有《书林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