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春

髻丫双挽。
豆蔻梢头春浅。
试引新声,玉琯初调。
恼乱苏州刺史浑閒事,四座惊闻泪共飘。
说向中情冤苦,王孙恨更饶。
但逐游蜂得酿花成蜜,不惜因欢解绣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讲的是一个年轻歌女的悲苦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音乐来表现她的命运。

上半段先描写少女形象:她梳着双丫髻(少女发型),像初春的嫩枝一样青春。当她用玉管吹奏新曲时,连见多识广的苏州刺史(高官)都被打动,满座听众都感动落泪。这里用"恼乱"这个词很妙,表面说音乐扰人,实际是说音乐太动人。

下半段转入内心世界:她演奏的曲子诉说着自己的冤屈,而听曲的贵族公子(王孙)更是感同身受。最后两句用蜜蜂采蜜比喻歌女被迫卖艺为生——就像蜜蜂不得不把花朵酿成蜜,她也不得不强颜欢笑,甚至典当绣花貂裘来维持生计。

全词最打动人心的有三点: 1. 用"豆蔻梢头"比喻少女的纯真,与后文的悲惨形成反差 2. 通过音乐的力量来表现情感,听众的眼泪比直接描写更有效 3. 结尾的比喻既美丽又残酷,暗示歌女就像被榨取的花蜜

这首词没有直接批判社会,但通过一个少女的遭遇,让我们感受到古代艺人的辛酸。作者用音乐、自然景物和精巧比喻,把悲剧性藏在优美的文字之下,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苦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