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狼山寺三首 其二

鲸波渺渺四无涯,阊阖天低手可排。一塔倚空凌浩劫,两潮争港撼层崖。

半晴半雨龙归海,冲煖冲寒雁度淮。安得乞身依佛日,遍寻灵迹访齐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狼山寺壮阔的自然景观和诗人渴望超脱尘世的心境。

前四句写景:诗人站在狼山寺远眺,眼前是浩瀚无边的海浪("鲸波渺渺"),天空仿佛触手可及("天低手可排")。寺中的高塔耸入云霄("一塔倚空"),而汹涌的潮水拍打着崖壁("两潮争港"),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

后四句抒情:天气变幻莫测,时而晴时而雨,仿佛巨龙归海("半晴半雨龙归海");大雁在冷暖交替中飞越淮河("冲煖冲寒雁度淮")。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萌生了远离世俗的念头,想要投身佛门("安得乞身依佛日"),去探寻那些传说中的神奇故事("遍寻灵迹访齐谐")。

精髓和魅力: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将狼山寺的雄伟与自己的内心感慨融为一体。海浪、高塔、潮汐、飞雁等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神秘未知世界的好奇,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陈基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