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官程未了是敲推,课督无人只自催。
不到西湖无半句,西湖端合号诗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忙于公务的官员,内心对西湖美景的向往和无奈。

前两句"官程未了是敲推,课督无人只自催":说的是官员的日常工作没完没了,上级的考核任务只能自己督促自己完成。用"敲推"这个动作,生动表现了公务的繁琐和压力。

后两句"不到西湖无半句,西湖端合号诗媒":道出了作者的心声——只要不去西湖,就写不出半句诗;但一到西湖,灵感就源源不断,西湖简直就是催生诗歌的媒人。这里用"诗媒"这个巧妙的比喻,把西湖拟人化了。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通过公务繁忙与诗意萌发的对比,突出了西湖对文人的特殊吸引力 2. "诗媒"这个比喻既新颖又贴切,把西湖比作牵红线的媒人,形象说明它能促成人与诗歌的"姻缘" 3. 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让读者能感受到作者那种"身在官场,心向西湖"的矛盾心情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即使在古代,上班族也有和我们相似的烦恼——工作压力大,但又渴望诗和远方。西湖在这里不仅是一个景点,更代表着每个人心中那个能激发灵感、带来慰藉的"诗意角落"。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