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馀春慢 感遇

十载看花,三秋折柳,历尽怒涛奔濑。骄啼蹀躞,迅羽飘飏,金紫视同拾芥。

犹记初登凤台,遥望三山,一樽曾酹。叹孙刘、当日虎争龙战,几番成败。

谁料着、豪气横空,飘然万里,兀未还完书债。狼毫秃尽,鸲眼磨穿,近日无文可卖。

叵耐西风赚人,去日苦多,英雄无赖。问苍天、玉薤金齑,何似那蓬池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曾经意气风发、如今壮志未酬的文人的内心独白,充满了对人生起伏的感慨。

上片回忆过去:开头用"十载看花,三秋折柳"概括漫长岁月,说自己经历过惊涛骇浪般的世事变迁。"骄啼蹀躞"六句写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像骏马般昂首阔步,像飞鸟般自在翱翔,把功名富贵看得像捡草芥一样简单。还记得初次登上高台远眺,把酒祭奠历史人物,感叹三国英雄们轰轰烈烈的成败往事。

下片回到现实:没想到自己空有冲天豪气,漂泊万里却还没完成心中抱负。写秃了毛笔,磨穿了砚台,最近却写不出好文章。可恨秋风好像在捉弄人,时光流逝太多,英雄也无可奈何。最后发出灵魂拷问:天上的琼浆玉液,哪比得上人间普通的鱼脍美味?这其实是在说:再崇高的理想,也比不上实实在在的生活。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这种强烈反差:从"视功名如草芥"的少年锐气,到"毛笔写秃、砚台磨穿"的中年困顿;从遥想历史风云的豪迈,到面对西风萧瑟的无奈。最后两句尤其精彩,把人生感悟浓缩成一个生动比喻: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天宫美味",不如珍惜眼前真实的生活滋味。这种从壮志凌云到返璞归真的心路历程,正是许多普通人都会经历的人生体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