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联

张献忠僭王蜀中,甘与梓潼君作耳孙,无足怪也;
唐武德奄有天下,推崇李老子为鼻祖,不亦异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对联通过对比两个历史人物的行为,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了权力与攀附名人的荒诞性。

上联讲的是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他在四川称王后,居然厚着脸皮认梓潼神(当地小神)当祖宗。对联用"耳孙"(远房孙子辈)这个词,就像在说:"一个大人物非要认地方小神当爷爷,这不搞笑吗?"

下联说的是唐高祖李渊。他当皇帝后,硬把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认作自家祖先。用"鼻祖"(开山祖师)这个词,就像在吐槽:"皇帝为了显得有来头,连几百年前的名人都要拉来当祖宗,太扯了吧?"

对联的妙处在于: 1. 用"耳孙"对"鼻祖",都是说血缘关系,但一个往小了说,一个往大了说,形成强烈反差 2. 通过两件看似不相干的历史事件,共同讽刺了"有权就要乱认祖宗"的社会现象 3. "无足怪也"和"不亦异乎"这两个结尾,就像现代人说完八卦后摊手说"你懂的",让讽刺效果更突出

本质上是在说:古今那些大人物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什么离谱的事都干得出来,老百姓看个乐子就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