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望月
何处无今夕,岂期在海头。贾客不爱月,婵娟闲沧洲。
浩然伤岁华,独望湖边楼。烟岛青历历,蓝田白悠悠。
谁无破镜期,繄我信虚舟。谁无桂枝念,繄我方摧輈.
始见弯环春,又逢团圆秋。莫厌绫扇夕,百年多银钩。
金盘谁雕镌,玉窟难冥搜。重轮运时节,三五不自由。
疑抛云上锅,欲搂天边球。孀居应寒冷,捣药青冥愁。
兔子树下蹲,虾蟆池中游。如何名金波,不共水东流。
天花辟膻腥,野云无边陬。蚌蛤乘大运,含珠相对酬。
夜鹊思南乡,露华清东瓯。百宝安可觑,老龙锁深湫。
究究如情人,盗者即仇雠。海涯上皎洁,九门更清幽。
亭亭劝金尊,夜久喘吴牛。夷俗皆轻掷,北山思今游。
雁声故乡来,客泪堕南洲。平生烟霞志,读书觅封侯。
四海尚白身,岂无故乡羞。壈坎何足叹,壮如水中虬。
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中途丧资斧,两地生繁忧。
一杯太阴君,鹪鹩岂无求。明日将片叶,三山东南浮。
浩然伤岁华,独望湖边楼。烟岛青历历,蓝田白悠悠。
谁无破镜期,繄我信虚舟。谁无桂枝念,繄我方摧輈.
始见弯环春,又逢团圆秋。莫厌绫扇夕,百年多银钩。
金盘谁雕镌,玉窟难冥搜。重轮运时节,三五不自由。
疑抛云上锅,欲搂天边球。孀居应寒冷,捣药青冥愁。
兔子树下蹲,虾蟆池中游。如何名金波,不共水东流。
天花辟膻腥,野云无边陬。蚌蛤乘大运,含珠相对酬。
夜鹊思南乡,露华清东瓯。百宝安可觑,老龙锁深湫。
究究如情人,盗者即仇雠。海涯上皎洁,九门更清幽。
亭亭劝金尊,夜久喘吴牛。夷俗皆轻掷,北山思今游。
雁声故乡来,客泪堕南洲。平生烟霞志,读书觅封侯。
四海尚白身,岂无故乡羞。壈坎何足叹,壮如水中虬。
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中途丧资斧,两地生繁忧。
一杯太阴君,鹪鹩岂无求。明日将片叶,三山东南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海边望月时的复杂思绪,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融入了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诗的开头点出望月的地点在海边,暗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处境。接着用对比手法写出商人无暇赏月,而月亮却悠闲地挂在沧洲之上,暗含诗人对世俗功利与自然之美的思考。
中间部分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如"破镜"比喻残缺的团圆,"桂枝"象征功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理想未达的惆怅。诗中多次出现的月亮意象("金盘""玉窟""云上锅""天边球")被赋予不同形态,既展现月色的变幻之美,又暗喻人生际遇的无常。
后半部分转入更深的感慨,用"兔子树下蹲""虾蟆池中游"等民间传说意象,增添奇幻色彩。通过"雁声故乡来""客泪堕南洲"等句,直接抒发思乡之情。最后以"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的自然意象,暗喻自己如兰草般高洁、似海鸥般漂泊的处境。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月亮的不同形态与人生百态相结合:既写月亮的阴晴圆缺,又暗喻人生的起伏得失;既描绘海上明月的清幽美景,又寄托着游子的乡愁与功业未成的遗憾。诗人最终以豁达态度面对困境,如水中虬龙般保持壮心,体现了失意中仍不失希望的精神境界。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