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五题其三·贵侯园

名园虽是属侯家,任客闲游到日斜。
富贵位高无暇出,生人空看折来花。

译文及注释

名园虽是属侯家,任客闲游到日斜。
虽然名园属侯家所有,但游人却可以随意游玩到太阳西斜。
日斜:太阳西斜。

富贵位高无暇(xiá)出,生人空看折来花。
贵侯们地位显赫根本难得有闲暇时间来游览,只能看看折下的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虽然名园属侯家所有,但游人却可以随意游玩到太阳西斜。
贵侯们地位显赫根本难得有闲暇时间来游览,只能看看折下的花。

注释
日斜:太阳西斜。

赏析

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人文荟萃,富庶繁华,不仅有喧闹的街市,高耸的楼榭,还有数以百计的名园佳圃。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又载当时的京城市民有探春的风俗,每年正月十五以后“都人争先出城探春”。这时,达官贵人们的私家花园也一齐“放人春赏”。这首《贵侯园》就是写春天游赏名园的,但值得寻味的是,这首小诗的主题并不是赞美,而是讽刺。

第一句“名园虽自属侯家”,起得很平淡,但含义颇深。“名园”,“属侯家”,顺理成章,无可非议。但诗人却用“虽自”两字把它们组合起来,作一转折,引出下文。诗人进一步写道:“任客闲游到日斜。”虽然名园属侯家所有,但游人却可以随意游玩、规赏。“到日斜”三字,把“任客”和“闲游”的含义表达得十分透彻。诗写到这里,等于说各园虽属侯家,但也属于大家。但诗人的用意并不在此。

诗人紧接着又写道:“富贵位高无暇出”,这就告诉读者,贵侯徒有名园,他们根本没有闲暇前来观赏。有趣的是诗人对“无暇出”所作的注脚——“富贵位高”,这就是“无暇出”的原因。最后一句“主人空看折来花”,名园的主人也赏花,不过他所观赏的只是失却了生命力的“折来花”。诗人说,这是“空看”,因为这种花决不能使人领略到大自然充满勃勃生机的意趣。如此观花只能是可悲的。侯门深似海,贵侯们深居简出,纵使坐拥名园,也难得一至,只能看看折下的花。至此,诗中才显出“虽自”二字的份量:名园并不属于那些占有者贵侯们,富贵使他们无从接近大自然,也便失去了造化赐予人类的美的享受。

这首诗质朴无华,但含意深刻,对于贪婪的占有园林之胜的贵侯们,予以辛辣的讽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豪华大花园名义上是权贵家的,但实际上谁都能进去逛到太阳下山。真正的主人因为太忙(或者太摆架子)根本没空来,老百姓只能看看别人摘下来的花枝。

诗人用对比手法点出了两个讽刺: 1. 物质占有不等于真正享受。权贵占着最好的资源(名园),却活得像囚徒,反而不如普通百姓自在。 2. 社会阶层间的隔阂。老百姓只能接触"二手美景"(折来花),暗示底层永远接触不到真正的权贵生活。

最妙的是最后一句"空看折来花"——既说游客只能看残花,也暗指老百姓看到的富贵生活都是被权贵"折取"后剩下的边角料。这种含蓄的批评,比直接骂人更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