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僧如梵摘阮)

人物风流远。忆当年、江东跌宕,知音南阮。惯倚胡床闲寄傲,妥腹难凭琴桉。妙制拥、银蟾光满。千古不传谁好事,忽茂陵、金碗人间见。轻擘动,思无限。
长安钗鬓春横乱。仿规模、红绦带拨,媚深情浅。安识高山流水趣,儿女空传恩怨。使得似、支郎萧散。听到三闾沈绝处,惨悲风、摇落寒江岸。不肠断,也肠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音乐为线索,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人生感慨,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音乐里的往日风流 开篇用"人物风流远"定调,回忆当年江东才子们纵情声色的生活。提到"知音南阮"(借用魏晋名士阮籍的典故),描写音乐人斜靠胡床、随意弹奏阮咸(一种乐器)的潇洒姿态。最妙的是"银蟾光满"的描写——月光洒在精美的乐器上,仿佛连乐器都拥有了千年不散的灵气。

二、现实中的音乐盛宴 转到当下长安城的音乐场景:贵族女子们钗环凌乱地沉醉其中。"红绦带拨"生动描绘了弹拨乐器的动作,"媚深情浅"则暗指这些演奏只有表面华丽。词人忍不住吐槽:这些人哪懂什么高山流水的高雅趣味,只顾着演绎儿女情长的俗套故事。

三、音乐引发的深沉思绪 当听到令人联想到屈原投江的悲凉曲调时,整个画面突然变得沉重。寒江岸边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景象,让听者肝肠寸断。这里音乐不再只是娱乐,而成为了触发家国情怀、人生悲慨的媒介。

全词巧妙运用音乐作为时空穿梭机:从历史典故到现实场景,从潇洒不羁到深沉悲怆,最后落在"不肠断,也肠断"的矛盾心理上,把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当别人在热闹中浅尝辄止时,词人却从音乐中听出了整个时代的悲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