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

底事别离苦,忽当贫贱年。
晨昏三载隔,梦寐五更连。
老泪寒灯下,愁容暗镜前。
此冤无乃酷,焉得问高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直白深情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贫困游子思念母亲的痛苦心情。

开头两句直接点出主题:为什么离别这么痛苦?偏偏发生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这里用"贫贱年"三个字,既交代了背景,又暗示了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中间四句用具体的生活场景描写思念:整整三年没能早晚侍奉母亲,只能在半夜梦醒时分不断梦见她。昏暗油灯下独自流泪,对着模糊的铜镜看见自己愁苦的容颜。这些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把抽象的思念变成了可见可感的场景。

最后两句发出悲愤的呐喊:这样的痛苦实在太残酷了,难道只能质问苍天吗?一个"冤"字既指命运的不公,也暗含对世道艰难的控诉。结尾的"问高天"不是真的寻求答案,而是极痛苦时无处发泄的悲鸣。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面对面倾诉心事。最打动人的是那些生活细节:寒灯、暗镜、五更梦醒,这些都是普通人都有过的体验,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的痛苦。诗中既有对母亲的深情,也暗含了乱世中贫寒百姓的共同苦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