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中吕)
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寒冷孤寂的冬夜,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愁绪和思念之情。
上片写实景:地处偏僻听不到钟鼓声,残灯熄灭后,漫漫长夜让人疲惫难熬。寒风刮断枯枝,卷起暗雪拍打门窗。这里用"宾鸿"(候鸟)带出书信的典故,但发现候鸟都已飞尽,暗示无人传信。最后用庾信、江淹两位古人的典故,点明自己和他们一样满怀愁绪,需要用文字来抒发。
下片转入抒情:作者以病中司马相如自比("文园"指司马相如),刚拨动琴弦就发出苦调。思绪飞向淮山的夜月、金城的暮草这些远方景象。"秋霜"指白发,镜中发现自己消瘦得连腰带都移了位置。结尾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担心离家太久,归来时爱人是否还能认出自己。
全词通过冬夜景致、历史典故和身体变化,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漂泊在外的孤寂、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爱人深切的思念。语言虽含蓄但情感真挚,能让读者感受到古人那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