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乘兴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长桥夜泊南岸旦游

前哲临流猛拂衣,身违忧患是先几。
非才自合居闲旷,不泛五湖何处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乘船游江、登亭赏景的闲适画面,但内核却藏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前两句"前哲临流猛拂衣,身违忧患是先几"用了一个典故:古代贤人看到江水会突然拂袖离去,因为他们预感到潜在的危险。这里诗人说"聪明人懂得远离烦恼",暗指自己选择归隐是明智之举。

后两句"非才自合居闲旷,不泛五湖何处归"是诗人的自嘲与豁达:我没什么大才能,本就适合过闲散生活,若不归隐江湖,还能去哪呢?表面看是谦虚,实则透露出看透官场后的释然。

全诗妙在将一次夜游写得充满哲理。秋月、松江、长桥这些美景背后,是诗人对"人生该如何选择"的答案:与其在名利场中挣扎,不如主动退出,在山水间找到心灵归宿。这种"主动选择平凡"的智慧,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我们是否也需要偶尔停下追逐的脚步,找回真正的自己呢?

朱长文

生卒年不详。江南诗人。德宗建中元年(780),在湖州,与皎然、裴澄同送梁肃归朝。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八。《全唐诗》存诗6首,断句2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