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觉上人(时绊剡中)

忆君南适越,不作买山期。昨得耶溪信,翻为逝水悲。
神交如可见,生尽杳难思。白日东林下,空怀步影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为悼念逝去的友人觉上人而作,字里行间充满真挚的哀思。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情追忆的画面。

开篇"忆君南适越"像打开记忆的相册,想起友人当初南下修行,却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诀。"不作买山期"用"买山"这个典故(原指归隐),暗指友人修行未竟就匆匆离世,充满遗憾。

第三四句笔锋一转,说昨天还收到友人从耶溪(浙江地名)的来信,转眼却传来噩耗,就像溪水奔流不复返。这里用"逝水"既写实景又暗喻生命流逝,把突如其来的悲痛写得格外深刻。

"神交如可见"是诗眼,诗人觉得只要心灵相通,友人仿佛就在眼前。但"生尽杳难思"又清醒认识到生死永隔的现实,这种矛盾心理把思念写得既温暖又心酸。

结尾处诗人独步东林寺(觉上人修行地),阳光下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这个画面就像现代人站在逝者故居前睹物思人,孤独的身影里藏着说不尽的怀念。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的家常对话,却通过收信、独步等生活细节,把"明明昨天还有联系,今天却天人永隔"这种现代人也能共鸣的伤痛,写得感人至深。诗中"逝水""影子"等意象,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真挚友情。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