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秋天旅馆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人独自坐在旅馆里,感到无比寂寞,出门散步时忍不住低声吟诗排解忧愁。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离家太久——原来是因为眼前深秋的菊花(黄花)提醒了他季节的变换。这里用菊花点明时间,也暗示诗人已经漂泊了整个秋天。
接着诗人看到寒风中恋恋不舍停留在枯草上的蝴蝶,这个画面深深触动了他离乡的心。蝴蝶依恋着即将枯萎的草丛,就像诗人对故乡的眷恋。最后他注意到庭院前的树上,鸟儿已经在向南的枝头筑巢准备过冬,这个细节更衬托出自己这个"无巢可归"的游子的凄凉。
全诗通过旅馆、秋菊、寒蝶、枯草、宿禽等一系列秋天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游子越来越浓的思乡之情。最妙的是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家",而是通过观察周围景物时的心理变化,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深沉的乡愁。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让普通的秋日景象都染上了思念的色彩。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