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秋天借宿寺庙时的孤独心境,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前两句"身世两相惜,秋云每独兴"是说:我的人生际遇和这个季节很相似(秋天常给人萧瑟之感),看着天上的秋云,总是一个人独自感慨。这里用"秋云"这个意象,既点明季节,又暗示漂泊无依的感觉。
三四句"难将尘界事,话向雪山僧"很有意思:我想和寺里的高僧说说尘世的烦恼,可出家人早已超脱世俗,这些俗事根本无从说起。这句话生动表现了诗人"无人可倾诉"的孤独。
五六句"力善知谁许,归耕又未能"道出了人生困境:我想做个好人(力善),但不知谁能认可;想回乡种地(归隐),却又做不到。这种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很有共鸣。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此怀平不得,挑尽草堂灯"——满心愁绪难以排解,只能一次次挑亮油灯(暗示彻夜难眠)。"挑灯"这个细节特别传神,让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昏暗的僧舍里辗转反侧的身影。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和我们聊天。它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每个人都会有孤独难言、理想受挫的时刻。诗人把这种感受写得细腻自然,连千年后的我们读来,仍能感受到那份秋夜的寂寥与不甘。
崔涂
崔涂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才子传》说是江南人,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